古代年龄称谓:垂髫 束发 弱冠 而立 不惑 知命 花甲 古稀! 耄耋 期颐 都表示
1.tiao:3、4岁到8、9岁的孩子。2.束发:指15岁。3.弱冠:20岁。4.站起来:30岁。5.不迷茫:40岁。6.知命(半百):指50岁。7.60岁。8、古稀:指70岁。9.年龄:80-90岁。10.时期:百岁。人们常说的“立之年”、“不惑之年”、“知命之年”来自于《论语为政篇》年的记载:“子曰:十有五立志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从耳,七十而为所欲为,不过分。”《汉书戴胜编《礼记曲记篇》说:“人生十年少,二十弱,三十壮,四十壮,五十爱,六十岁,七十岁,八九十岁,一百岁。”其中有“人老了有罪”的说法。但后人往往把“少年派”和“弱冠”作为年龄称谓。引申资料年龄称谓,年龄称谓是一个指代年龄的古老称谓。古人的年龄有时用其他称谓代替数字来表示。年龄称谓大多记载在书中,然后沿用至今。古人的年龄有时用数字来表示,不是直接说出某人的年龄或年龄,而是用一个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。比如总角,就是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,因为古代小孩子把头发分成左右两半,在头顶打成一个结,形状像两个角,所以叫“总角”。参考来源:百度百科-年龄称谓